
實驗室的廢棄物應如何處理?
檢測實驗室通過儀器設備、化學試劑或其他輔助設施完成試驗,有可能會產生廢棄物,科學適當處理廢棄物,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環保意識,是實驗室及其人員的重要責任。
實驗室的廢棄物主要指實驗中產生的廢氣、廢水和廢渣(簡稱三廢)。由于各類實驗室檢驗項目不同,產生的三廢中所含化學物質的危害性不同,數量也有明顯的差別。為了防止環境污染,保證檢驗人員及他人的健康,對排放的廢棄物,檢驗人員應按照有關規章制度的要求,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,使其濃度達到國家環境保護規定的排放標準。
1. 廢氣處理
廢氣處理,主要是對那些實驗中產生的有危害健康和環境氣體的處理,如一氧化碳、甲醇、氨、汞、酚、氧化氮、氯化氫、氟化物氣體或蒸氣等。實際上,進行這一類的實驗都是在通風櫥內完成的,操作者只要做好防護工作就不會受到任何傷害。在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危害氣體或蒸氣,直接通過排風設備排到室外,這對少量的低濃度的有害氣體是允許的。因為少量的危害氣體在大氣中通過稀釋和擴散等作用,危害能力大大降低。但對于大量的高濃度的廢氣,在排放之前,必須進行預處理,使排放的廢氣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。實驗室對廢氣預處理。最常用的方法是吸收法,即根據被吸收氣體組分的性質,選擇合適的吸收劑(液)。例如,氯化氫氣體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,二氧化硫、氧化氮等氣體可用水吸收,氨可被水或酸吸收,氟化物、氰化物、溴、酚等均可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,硝基苯可被乙醇吸收等。除吸收法外,常用的預處理方法還有吸附法、氧化法、分解法等。
2. 廢液處理
實驗室廢液的處理意義很大,因為排出的廢液直接滲人地下,流入江河,直接污染水源、土壤和環境,危及人體健康,檢驗人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。實驗室廢液一般應分類收集,并由有處理資質的機構進行集中處理。
3. 廢渣處理
廢棄的有害固體藥品或反應中得到的沉淀嚴禁倒在生活垃圾上,必須交由有資質處理的機構進行處理。廢渣處理方法是先解毒后深埋。首先根據廢渣的性質,選擇合適的化學方法或通過高溫分解方式等,使廢渣中的毒性減小到最低限度,然后將處理過的殘渣挖坑深埋掉。